首页

口舌sm

时间:2025-05-24 09:11:59 作者:意大利学生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第一次包粽子,太棒了!” 浏览量:68080

  中新社北京9月21日电 题:北京文化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专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作者 杜燕 王宗汉

  2024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以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受邀出席,并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论坛期间,博科娃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她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观点。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您怎么看北京中轴线申遗的意义?北京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博科娃:这次申遗成功,是北京乃至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所取得成就的绝佳例证。作为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长达7.8公里,其中的建筑充分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可一窥北京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性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关于东方城市景观理想和核心建筑角色类型的空白,呈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而坐拥上千家文化创新型企业的北京,早在2012年就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设计之都”,这次申遗也充分体现出北京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创新特点相结合的城市构造,同样非常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提出的让城市景观与城市特点相融合的设计理念。

9月11日,在北京首钢园区内,媒体拍摄准备展出的北京中轴线模型。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博科娃:我认为这两点是互通的。文化遗产保护能够深刻反映一个国家对文化的传承及其在人文领域的发展。随着这一议题越来越多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我认为我们有必要了解更多国家的人文历史,需要了解一个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行动与贡献如何。

  比如,丝绸之路为沿线各国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过去3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研究丝绸之路的意义与价值。丝绸之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相互学习中推动人类进步的故事,进而提醒我们,从来没有一种文化能够孤立存在。我们认为各个国家的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而且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正如同习近平主席10年前到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希望能够秉持这种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当地时间2023年4月6日,中国等五国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庆祝丝绸之路项目35周年。图为活动现场的丝路艺术作品展。 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您认为应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走向世界舞台?

  博科娃:得益于五千多年的深厚文明史,中国目前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居全球前列。过去数十年,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和大学开展了合作项目,希望在未来能够看到中国与其他国家有更多文化遗产合作项目。

  丝绸之路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的重点项目。我们希望就此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来发掘和研究丝绸之路沿线值得进一步加以保护与利用的文化遗产。

  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希望中国能把这方面的经验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享,帮助这些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不断进步。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游客身着飞天服饰进行旅拍。中新社记者 李亚龙 摄

  中新社记者: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

  博科娃:具体而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社会更加多元和包容,从而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

  就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与文化相关的目标而言,北京做得非常好。在城市发展的几个原则当中,可持续是其中之一,而北京正在进行非常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其城市规划也体现了这一点。而且正如我所说,北京是一座拥有创新活力的城市。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让北京收获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让自身文化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这种文化中所具有的审美观点、艺术特色等融入了每一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从而在日常交往中将文化分享给世界。

  中新社记者:2024北京文化论坛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主题。如何更好践行这一主题?

  博科娃: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出北京作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地位。在论坛举办期间,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文化道路的不断拓宽。

  诚如本次论坛主题所说,我们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学习如何共同生活,了解彼此的历史,为彼此的相同之处感到喜悦,对彼此的不同之处抱有尊重。新一代必须通过对他人、历史、遗产和文化的了解,在对话中分享合作而不是对抗的价值观,以实现共同进步。

  我觉得北京文化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能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共同倡议使得大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如果我们不了解彼此的文化,就没有人类共同的未来。

  文化在建设可持续世界进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认可,反映在国际议程之中。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经验有责任与世界其他国家一同分享,这就是这个论坛如此重要的原因。(完)

  受访者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曼谷市中心突发枪击事件 一名14岁男孩被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转化是一个经由基础研究向应用基础研究跨越、技术开发向商业化跨越再向规模化产业发展跨越的复杂过程。当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营造包容开放的创新生态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聚焦高校、科研院所成果孵化的“最先一公里”,也要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走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既是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链成群”的过程。

【第七届进博会】多国外商:进博会为企业创造了绝佳平台 期待与中国携手共促合作

为抓住“中国+1”,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包括生产挂钩计划、税收补贴等。印度已签署13项自由贸易协定和6项优惠贸易协定,并正在与加拿大、英国和欧盟进行谈判。在印度政府主动谋划和西方大力推动下,“中国+1”给印度带来了一定的实惠,尤其是以“果链(苹果公司全球供应链)”为代表的电子制造业快速发展。印度“mbauniverse”网站文章称,印度纺织、金属、化工、制药和半导体等多个行业都将从“中国+1”中受益。

她,UFC最早签约的中国女拳手

北京5月4日电 (李欣宇 张素)记者从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获悉,2024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举行期间,黄河文化展亮相,相关活动丰富多彩,搭建设计别出心裁。

山东青岛迎2024年首艘国际邮轮抵港

美国小伙埃文·凯尔在2022年获得了一本二战相册,其中包括了一些侵华日军暴行的照片。他将相册内容在网上进行了分享,没想到遭遇了网暴,还有人对他发出威胁,他甚至不得不穿上防弹衣,躲在家里一个月没有出门。但勇敢的埃文·凯尔最终决定将相册无偿捐给中国,将历史的真相归还给中国。

文脉华章丨文明中国说·和合共生

助力保交楼稳民生。出台司法解释,明确商品房已售难交付纠纷债权受偿顺序,优先保障购房群众权益。发出1号司法建议,推动健全合同网签备案与预告登记衔接机制、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强化预售信息查询和购房风险提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